Posted on 

孤独感的浪潮

各位朋友,好久不见。最近还好吗?

去年年中,我写过一篇 分享我的故事:孤独感 ,意外地获得一些来自其他创作者的共鸣。最近有一些感触和想法,便想继续拓展与「孤独感」的探讨。

我还是想再次分享文中提及的《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里的一段话:

如果你问我,在我一开始行医(心理医生)的时候,来我这儿看病的人都是为了什么而来,我会说他们来是希望减轻焦虑或抑郁,或是解决感情问题。但无论各人的情况有何不同,孤独这个元素似乎是共通的, 每个人都渴望人与人之间强有力的情感交流,却又缺少这种交流。 这就是一种渴求。虽然人们不会这样表达,但我越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就越能感受到这种渴求,而且我也能在自身的方方面面感受到这种渴求。

潮起潮落

我最近感觉到的是,这种「孤独感」像是海边的浪潮,潮起潮落,周而复始。

  • 在我们有所忙碌、与人连结紧密的时候,潮退而远之。
  • 在我们空闲下来、与人连结疏漏的时候,潮起而近之。

当然,「孤独感」是一个笼统的词汇。在其影响下,还可能会伴随有独占欲、嫉妒心、自卑、自负、患得患失等情绪。拓展而言,内心逻辑可能是这样的:

  • 正因为我感到孤独,所以我才强烈地想要独占某人或某物。
  • 正因为我欲占而不得,所以我才会产生嫉妒心。
  • 正因为我嫉妒,我便可能产生「凭什么我得不到」的自卑,或「我这么厉害/优秀/好的人凭什么得不到」的自负。
  • 正因为我还没得到,我便可能产生患得患失的情绪。
  • ……

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具体情绪不太一样,你可以试着去观察情绪,给它(们)命名,看看这些情绪会不会在你的「注视」之下,慢慢消散。

赶潮工具

当我们深陷在某种情绪之中的时候,转移注意力可能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俗称「给自己找事做」。

我之前因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焦虑不安的时候,也是强行将自己抽出来、去做别的事情。简单粗暴,但有效。

当然,转移注意力有效的前提,是足够专注。如果三心二意地做事情,做着A想着BCDEFG,那我们的心情或许在做完后会感觉更糟。

回想起来,写作是我面对孤独感的重要武器。在感到快乐的时候,我其实不会想到要写作,或往往是感觉「没什么好写的」。但当孤独感汹涌袭来,我便会抓住这把武器,试图和浪潮作对抗。

很多时候,写完即释然。那些积郁的情绪,那些困扰的问题,那些烦恼的关系,都在写作的过程中被清晰地阐明、具体地呈现。「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为什么人需要沟通(或者说,需要学会如何沟通),大抵如此,因为表达和抒发的过程,即使事情未完全解决,我们在心理上也感觉好多了。

当然,我还有其他赶潮工具,比如「找朋友聊天和玩耍」「逛人多热闹的超市」「在无人的天台发呆」「一个人沿着街头巷尾散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面对孤独感的方法,不尽相同,效果因人而异。你也可以探索对你而言趁手的赶潮工具。

拥抱浪潮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Friedrich Nietzsche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蔡康永的一本书 那些男孩教我的事 (豆瓣)

如果把我们自己比作一个玉石胚子,那么一生之中所遇到的人、事、物,都像是给这个胚子雕刻上了一刀。

只不过:

  • 有些我们感受得到,有些则不知不觉。
  • 有些我们只感到清风拂过、有些却让我们痛不欲生。

通常,时间会像细沙风化一般,让「自我」这座玉雕在经年累月后慢慢变得温润。有些人可能会变得「圆滑」「世故」,也有些人可能会更显「真诚」「沉稳」。

「如何与自己相处」应该会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议题。与其畏惧孤独感的浪潮,视其为洪水猛兽,不如试着在一波又一波的冲刷洗礼下站稳脚跟,拥抱这泛着白色泡沫的、永不停歇的、蓝色浪潮。


谢谢你的阅读。

写着写着,我发现我想要表达、急于落笔的内容愈发减少。从积极的方面讲,让我感到忧虑或苦恼的心理症结在逐渐被打开,写作作为一种纾缓我郁结的方式便暂时式微。

这周三,我也和我的心理咨询师做了一次简单的告别,这可能会是我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后一次心理咨询了。因为我和心理咨询师都达成了认同,我的大部分自我矛盾已经在之前的心理咨询中被逐渐解开,目前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十分有利于我的良性发展,每周一次的定期的心理咨询在现阶段已经无法再帮助我更多。

因此,于我而言,目前更重要的是「执行」,让自己行动起来,改变便会发生。

当然,Newsletter 不会停更,不过更新周期会再次拉长,以让我能够有足够的思考积淀。下一次,我们 2023-05-31 见面!

桌沿
2023-05-11


本站由 @deskside 使用 Stellar 主题创建。
This site is created with love by @deskside , powered by Hexo theme Stellar.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All articles,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are in CC BY-NC-SA 4.0 license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when reproduced.
由于中国大陆网络政策的限制,部分图片可能无法顺利显示。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Chinese mainland’s network policy, some pictures may not be displayed smoo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