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沿对谈 with 陆屿
「桌沿对谈」是我受《Designing Your Life》的启发、与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经历的人聊天的新板块!
我大概每 1 到 2 周会联系一位朋友,与他或她聊聊创作、人生、阅读、写作、成长等话题。聊天结束后,我会记录成文,并在 Newsletter 中向读者朋友们推送。
目前桌沿对谈处于内测阶段,内容形式也仍在探索中。如果你也想和我聊聊天,欢迎你回复邮件了解如何加入。
本期的对谈伙伴是「陆屿」,「自说自话 Weekly Review」Newsletter 创作者。
陆屿算是老朋友了,最早认识是因为他邀请我参与他发起的「月月月谈」,我十分开心地应允了。本来只约定聊 1 小时左右,最后却聊了接近 2 小时,因为我与其他人约了午饭而暂时告一段落。那一次的对谈内容大家可以参阅自说自话 Weekly Review 055 - 你要走自己的路,也要允许他人走在自己的路上。
陆屿在美国读研,和我是同龄人,因此有很多相近的成长体验,也因此有更多层面的灵感碰撞。
聊到阅读与写作
从你的第一期内容到现在,你 Newsletter 的形式一直比较稳定相同,都以分享作品为主,加上不多的思考和分享,请问你会考虑更改形式吗?比如增加随笔(Essay)的分量。
我也想增加,其实相比于之前已经在慢慢增加了,不过大多数可能都是比较碎片。我现在发现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也许会突然间迸发一个点子或者说想写的东西,但去写的话写不了太多的东西,我感觉是写作水平有点退化。比如说推荐一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很好,但我感觉就是那种只会说哇塞的。
就像现在很多人只会说「YYDS」一样?
对,完了,我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了!😉
你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更结构化的方法来写作,我很久之前推荐书或者电影,也是简单写几点推荐理由。后来我又觉得这样子太偷懒了。我有一个迭代了很多版本的书单记录,之前每一个版本都会有打分,打几颗星的那种。后来最近这一版我觉得不行,我觉得打星这个事情太偷懒了,我觉得还要写出看完之后的评价或者感受,才会对这本书或影视作品有更深的体会。
而且我觉得打分本身维度也比较单一,只能说是一个总体印象。比如说一部电影,它可能是音乐比较有特色,或者某些镜头比较有新意,或者剧情很有巧思。但是你如果只是用一个打分来衡量的话,你就没有办法评价每部电影之间的差异。
我知道有一种方法是你评价作品只能给一星、三星、五星,你得跳过四星这个东西。你要么说这个是一部三星的作品,你要么说这是一部五星的作品,你得跳过中庸的作品,比如四星。接着,这可能会逼迫你认真地去思考这部作品到底在你心目中到底占了多大的分量。
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倒逼法,倒逼你去思考一下这本书到底哪里真的比较好的感觉。
我现在有个阅读的模板,因为我看的大部分书不是小说,而是论说性的社会科学作品。我会从大概这四个方面阐述……(该部分已在本期单独叙述重述)
- 大纲重述。虽然每一本书都有目录,但是如果你要充分理解一本书,你必须能够以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架构方式去理解他。所以每一本书我基本都能够将原有目录结构调整为我能更好理解的新的目录体系。
- 写作手法。我会紧接着探讨一下这本书是用什么逻辑脉络展开书写的,有什么独特的修辞或写作方法,是怎么叙述事情、案例的。
- 心得体会。很多时候阅读不只是为了客观理论,你会在阅读中有很多主观感受,比如常见的「啊哈」时刻。因此,我会聊一聊我学到的方法、理论知识和感触如何。
- 其他内容。这就是一个兜底的部分了。因为我大部分阅读是纸质书,我觉得装帧设计非常有意思,我便会简单描述一下这本书的装帧想要表达什么、与这本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你这样做得还是挺清楚的。至少你按着这个去思考的话,会比完全没有一个指导性的东西、自己去想会好很多。我有的时候看书,确我只能说有些句子可能在看的时候给它记起来了、做了笔记,但是对于这本书整体内容的把握度就差很多了。
对我而言,我意识到写 Newsletter 更重要的意义,可能在于你要怎么去跟别人介绍你自己的时候,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会有一些区别于别人不同的地方。因为我觉得我很多时候很像那种程序化生产出来的人——我叫什么名字、我的爱好是什么、喜欢打羽毛球、喜欢打篮球、喜欢看电影、喜欢听音乐。
但是我想能不能说有一天我也成为那种感觉离自己特别远的人,能说出一件他们做的很酷的事情,比如「我在 B 站一百万粉」这种就很酷,能让别人了解到你大概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觉得至少对于我来讲,写 Newsletter 而言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他让我和别人有一些区别度。
我觉得这点对我来说也挺重要,那种把自己和别人区隔开来的成就感,或者说一种身份。至少你会感觉到自己是在通过创作来获得这种感觉,而不是单纯享受娱乐——因为你是有付出的。
聊到学生、读研与工作
有的时候我跟我妈聊天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因为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小孩,我是坐车的那个人、吃饭的那个人、被照顾的那个人。而现在,我突然间好像要进入一种状态,我变成了开车的那个人、做饭的那个人、赚钱的那个人。在我处于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属于独生子女的关系,在家里面照顾得比较好,完全没有这种迈入社会的感觉。
你和我拥有一样的感觉!这就是我当时本科毕业毕业前的那种强烈的感觉,对我来说是种落差感,或者说一种我自己有点难以接受的感觉。你会发现你要承担责任,然后而且还是一个不小的责任。我觉得可能还是要慢慢适应,我自己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措施,我觉得可能开始做事情之后可能会感觉找到其中的一些乐趣,无论是自己开车还是自己做饭给别人吃,其实也是有乐趣在里面的,放到工作上面,可能也一样,要去找到那个点,调整心态,而且要给自己以时间。
我想到了今天早上跟我的本科同学聊天,他现在在国内读研,他就说有些实验室里面有一些同学比较勤奋、到晚上 11 点钟了才离开工位。我在美国这里认识的一些博士同学,他们就有点像正常的上下班,晚上和周末应该也是比较空闲的。但是好像国内的话我知道有一些非常非常的繁忙,好像真的是007。
我同学有跟我讲。可能一方面是我觉得本身国内读研大部分人的心态可能没有调整得很好,就是可能还是一个学生偏学生的按部就班的心态。因为我觉得本身最好的心态应该就是把读研当做上班会好一点。另一方面是国内竞争比较激烈,还无论是真的激烈还是单纯的自己心里紧张,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会感觉到好像竞争很激烈,然后可能会不停在促使自己。
另一方面国内读研是导师制,工作量来自于导师,导师给你安排什么,你就做什么。如果导师那段时间的工作量很大,那么你那段时间工作量就会很大,我觉得还是要看看你的老师怎么样。所以说选一个好老师还是很重要。之前有很多研究生轻生的新闻,我认为国内研究生培养体制缺少对导师制的外部干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说到这个,我很好奇,换导师的制度,美国高校是怎么样的呢?
我也不太了解,换导师的话,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其他的导师愿意接收你,这是最关键的,其他问题都不大。
其实这点我也是比较感触的。我来了美国以后,其实很多中国同学还是一种学生的状态,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美国同学也不说不是学生的状态,可能她们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可能我我要读博士,我就是要做学术研究,心态更不像是学生,更多像我上期提到的 grow old grow up 的感觉。比如说伊朗来的同学,因为他是靠奖学金才能来,相当于说 PhD 对他来讲更像是一份工作,他要拿这个学位,方便以后更好地发展。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是更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一种状态。
我最近想要慢慢地更不把自己当学生看,或者说不把自己当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学生看——那种上课不发言、下课不找老师讨论、上完课就 OK 、作业糊弄一下就得了的学生。我想要更多地去对得起自己花费的金钱也好、时间也好,这是课业上的。
课业外的话,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总说「学生的唯一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其他事情不用你管」。但其实大学阶段是一个很好的探索的机会。如果你不去抓住这些机会去试错,去探索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话,可能你最终做出的决定也不会是你特别觉得喜欢的合适的决定。所以我最近也去尝试了几个不在我课业、专业范围内,但是我很感兴趣的组织和项目。
但一开始我想投、想尝试的时候,心里总是有一个声音跳出来质问自己「这会不会影响我的学习」,很传统的那种感觉。但我计算了一下,每周可能就占用了五六个小时,但实际上可能我的休闲时间远远不止这个,我完全是能 cover 住这个时间花费的。
聊到人生意义
我会很好奇,你会有些时候会有些时候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吗?
昨天刚好在学校里和人讨论 meaning of life,我的看法是 there is not meaning in life.
我觉得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像是一张白纸,每个人都拿到一张白纸,白纸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可以用画笔书写自己独特的故事,这是“意义”所在。
我觉得人生本身就是人生打引号的“人生”,它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你在你的人生中做的一些事情,你就相当于是这个画笔,你在你的白纸上去涂去画,它形成了轨迹,最终它构成的这幅图是有意义的。但单纯来人生来讲,可能对我来讲可能意义不是特别大,或者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你怎么去填充你的人生。
聊到比较
比较是万恶之源,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昨天看到一句话,我觉得还挺有道理的:「厉害的人,有一个比较优秀的或者比较完善的比较系统,他知道应该跟谁比较,或者是比较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的。不是说单纯的比较让自己嫉妒的人事物,而是通过比较让自己找到一些可能进步的地方。」我觉得这个点还挺新颖。
这个点我以前没有想过。这其实挺好的,既然比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情,你肯定还是会主动或者被动地跟人家比较,但是你可以比较的是那种比较之后对你有意义的、有好处的点。
请推荐一本书
我相信阅读和思考的力量,你能否推荐一本(或几本)你最喜欢的书给我?
英语学习的话,我还推荐《Practical English Usage》和《Merriam-Webster’s Visual Dictio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