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好朋友的聊天:童年的伤痛像一根掰不断的倒刺
我总是自称「一个运气不怎么样的人」,每次抽奖基本都与奖品无缘,从小到大也没觉得经历过什么特别的好运爆棚的时刻,甚至玩游戏抽卡也平平无奇。
但只有一个方面,让我怀疑我是不是将运气都保留到这个地方了,那就是「结交好友」。
社会鱼龙混杂,谁都有遇人不淑的时候,因此我在此特指「好朋友」。我在人生的每个大阶段,似乎都会遇上一两个让我觉得很棒的好朋友。
我在大学最要好的朋友,因主持晚会而相识,因经常寻觅好吃餐厅而相知,因经历和三观极其相近而相熟。这几天我回武汉,也被她拽着吃了好几顿大餐。
前几天和她吃的一顿饭上,我们触及了几个非常核心的话题,我想与大家分享。
被妈妈刺痛的一句话
我和她都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但我们的所经历的境况不同。我相信,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但是,相比父母同心、但偶有争吵的、较为和谐的家庭,父母不同心、不和谐或父母(某一方)存在巨大问题的家庭,孩子会受到极大的创伤。
我和好朋友都一致同意,如果简单粗暴地将人分为「来自较和谐的家庭」和「来自较不和谐的家庭」两种,两者将有明显的差别。前者总体上会呈现更乐观、积极、自信和钝感的状态,后者则恰恰相反,总体上呈现更悲观、消极、不自信和敏感的状态。
我和好朋友聊到了一件事,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如何看待「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所遭遇的事情,对现在的影响」?
作为童年经历过极大家庭不和谐的孩子,无论我们长大后过得如何,我们都不认为我们的童年家庭经历是件好事(毕竟成长过程中,真的很多痛苦和困惑),或是一件纯粹的坏事(从结果而言,我们会比同龄人更成熟)。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件事?
我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客观发生了的,既然发生了,那就不再去评价了。但是,我们的妈妈都在某次聊天触及相关话题的时候,说过一句话——
「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吗?」
这句话无论从理性还是感性都刺痛了我们。理性上,这显然是因果倒置,以果判因。最终结果确实是我们被逼着长大和成熟,但这是结果,不是最初让我们遭遇这一切的原因。
感性上,这句话抹杀了我们成长过程中所有的痛苦感受和负面情绪。退一万步说,如果这是好事,那我们经历的痛苦和烦恼是不是就被一笔勾销了呢?
B 站 up 主 vivi 可爱多的新视频《毕业13年后,当年的问题还是问题吗》中,她和朋友都一致认为,当年的磨难不值得感谢,她们更愿意用「既然我都经历了磨难,那我一定也要从你这里抢回一些东西,比如勇气、自信、成熟」来思考当年事情的影响。我也同样认可。
我的好朋友对此现象提出了一个有信服力的解释。我们的母亲们对于这件事是有愧疚或感到不安的,她们希望在成年的我们身上找到一些慰藉或安慰,这无可厚非,我们也常常告诉母亲们小时候的事已经过去了。但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式,反而继续让我们受到了伤害。
理解,甚至只需一句话
人其实是一种强烈的渴望「被理解」的生物,但是人的大脑结构和语言能力似乎已经决定了人是多疑的、费解的、反复无常的。
大部分人都有很强烈的倾诉欲,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些人选择与朋友聊天,有有些人选择写作,有些人选择唱歌、拍摄等创作活动……每一种倾诉都暗含着渴望被理解的冲动。
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写下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诗里暗含的是全人类命运与共的真知灼见。但我认为这依然不妨碍每一个人类个体的高度孤独性,换言之,如果继续拿孤岛做例子,那么或许「所有人都各是一座孤岛,只不过岛上装了扩音器,还有WiFi」。
一部分因为天生性格,一部分因为原生家庭等因素,我虽然总体是一个比较外向的人,但很多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依然会埋藏在心底里自己消化,无论是对象、挚友还是亲人都未曾告知。
因此,如果我想要将某个在自己脑海里萦绕盘桓许久的事情,试着第一次与他人分享,即使那个人是我重要的安全感来源(比如对象、好朋友),我也依然需要做很久的思想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好朋友在听我讲了很多事情之后,第一句话「我想,你要说出这些内容肯定很不容易」的时候,我突然间就感到了释怀。无论对方有没有真正对我表达的话题产生共鸣,对方都已经理解了我掏心言说的艰难。仅此一点,我就已经感到欣喜和感动了。
怎么安慰别人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怎么安慰别人」这个议题。我不能说是一个很会安慰人的人,但有一些思考可供参考。
(以下的他均无性别特指,可指代任何性别取向)
陪伴和倾听。这里是指非常单纯的陪伴和倾听。既不要费尽口舌安慰或试图逗笑他人,也不要对其经历和遭遇的人做出任何评价。最好能够当面坐在一起,让对方知道有人在听他讲话、在陪他就好了。通常而言,这已是莫大的安慰。
如果对方希望你能发出共鸣,最简单也最不会刺痛对方的方式,其实是复述对方的话。一方面,复述是一种双重确认,你在向对方确认你是否正确理解了发生的事情、他的烦恼和困扰。另一方面,复述本身其实也很有力量,很多时候,光是听别人试着理解自己的烦忧,烦忧便已消散许多。
如果话题还在深入,你可以试着去思考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在意某人说的话、某人做的事等。这背后往往潜藏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
最后,尽量鼓励对方思考以后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但尽量不要将你的想法强加给他人。比如,你可以鼓励朋友去心理咨询,但强拉着他去心理咨询并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虽然我写了四点内容,但按照我的经验,实际上,大部分的安慰对话都会在第一步收尾。
乐观与悲观的半杯水
有一个很出名的心理学实验「半杯水」。桌子上摆着半杯水,你是认为「这个杯子一半满」还是「这个杯子一半空」,代表了你是一个乐观还是悲观的人。
好朋友是区分情况的乐观与悲观,比如,她对于「友情」乐观,对于「爱情」悲观……
我从此衍生了一个自己的理论「加减分」。我们对于绝大多数新接触的人、事、物都会保有某种期待,但具体是「默认为满分100分,随着深入了解再逐渐减分」还是「默认为0分,随着深入了解再逐渐加分」,代表着我们对其是乐观还是悲观预期。
我对「人」总是抱有乐观预期,我默认每个人都是好人,因为每个人在我这里一开始都是100分,如果发生了不愉快,我才会逐步扣分。然而,与之相反,我总是对「我的未来境况」抱有悲观预期,我总是默认自己会过得不好,或者不如别人好,或者即使努力了也不会有好结果。
「事中享受程度」也可以说明一些事情。我属于典型的杞人忧天人格,我常常无法尽情享受当下。基本上,当我感到很开心的时候,几分钟后我就会开始意识到「这并不能长久」。
比如前两天,我躺在学校操场草坪上,枕着对象的大腿看天空,云朵随着夜空中的风跑得飞快,一切都很浪漫和美好。但不消一会儿,我大脑里思考的事情就从「这样真好」变成了「等异地恋了就不能这样了」「过几天我就要走了」等,我的心也随着思考沉下去了,悲伤等消极情绪也开始翻涌。
如果你也是类似的性格,或许一个小方法是开始识别和观察情绪。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所感受的情绪时,我们才有可能慢慢改变它们。
相对应的,另一个能反映性格的行为是「事后记忆的留存」。我新认识的朋友妄为是典型的乐天派,他说他对恋爱中发生过的事情,大都只记住了快乐的部分,争吵、不愉快基本上都淡化了。实话实说,我十分羡慕。
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自己是偏悲观的性格,就更不要用「悲观性格的人真的好差劲」这样的想法来继续伤害自己、陷入循环论证。偏悲观的性格也有其好处,其更能未雨绸缪。
因此,很难说乐观一定优于悲观性格。但是,能全情投入当下,总是好过时常惶恐不安,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