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本薄薄的书竟然要卖38元?」
你偶尔在书店闲逛的时候,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吗?
这并不奇怪。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图书作为一种商品,也自然随着通货膨胀而在涨价。另一方面,即便所谓的知识经济发展了很多年,我们似乎还不太习惯为无形的知识付费,我们更喜欢一些有形的产品,比如美食、电子产品、酒店等。
如果我们想要阅读某本书,最常见的方式不外乎购买、借阅、找盗版。让我们先从「找盗版」聊起。
为什么盗版书在浪费你的时间
「那我还不如去网上找找(盗版)电子书资源呢……」
当我们看到实体书定价后,可能很快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于是,回到家后,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一通查找,再导入到手机或其他阅读设备上。如果我们立刻就开始阅读的话,可能会发现这些不知来源的电子资源有很多排版或校对错误,影响了阅读体验。没多久,我们可能就会将这本书抛之脑后。
我强烈不推荐大家阅读盗版图书资源,无论电子还是纸质。从自身角度出发,盗版书缺少出版社校对,可能存在大量错误,我们可能会因此阅读到并非作者原意的内容。
从长远角度出发,盗版书破坏了其他作者和潜在作者的创造热情,很可能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就像如果市场上愿意吃垃圾食品的人越来越多,那做健康食品的商家肯定越来越少。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还在逐步完善,日后盗版图书肯定也会越来越少。
更重要的原因是,另外2种获得图书的方式,不仅经济实惠、保证正版,而且合法合规、体验优良。
原来买书并不贵
首先来聊聊买书,我觉得,咱们要有爱国情怀的、长期投资的、高性价比的眼光。
爱国情怀的眼光很简单——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中国的图书价格太便宜了!
如果你走进香港、美国等地的书店,你可能会被更加夸张的价格震惊到,一本平装书,价格可以达到人民币100元以上,精装书则更加夸张,动辄几百上千元人民币。同样的价格,我们在国内可以买3到4本书。
也就是说,当我们身处国内,购书价格其实远低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我们不花一分钱,就获得了三折的折扣。
我认为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知识和教育的平等主义。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低廉的价格获得大量知识的入口,而无需因此背负高额债务。国内的公办高等教育体系,也不会让学生像大多数美国学生一样背上半辈子的助学贷款。
长期投资的眼光也很有趣——设置好成长预算,购书成本如果放到一生的长度来看,投资并不算什么。
现在,当我们外出就餐,动辄人均100元的餐食消费稀松平常。但购书的时候却抠抠搜搜,这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并没有配置过购书的心理账户。
餐饮属于消费,而我觉得购书并不是——购书应该属于一笔针对自己的投资(当然,买完书要阅读才算真正投资到位啦)。
我们应该为自我投资设置专门资金,而这其实非常划算。我们可以计算下:
假设我们按照一本书均价50元计算,假设我们每2周买一本新书,这频率已经相当高了。如此一年,购书26次,年开销1300元。5年下来的总开销也不过6500元。
5年的高频率购书,其实也不过是一台iPhone手机的价格。而一台手机的平均使用周期,往往只有2-4年。
那么,这笔投资占到我们收入又如何呢?
我们以平均工资计算,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4,110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476元。假设未来5年工资水平一样,那么5年总收入分别是620,550元和347,380元,**而图书投资的占比不过是1%和1.8%**。
投资到自己身上的时间、金钱、精力,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次杠杆,以此来撬动我们自己的未来。从长远看来,这绝对是一笔超级划算买卖。
高性价比的眼光让人感慨时代红利——购书的本质,是购买了另一个人数年、甚至数十载的辛勤工作成果、思想硕果或科研成就。
我偏爱科普性质的社会科学类的图书,例如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这些图书的作者基本都是高校教授,致力于将她或他一生研究领域的成果带给更广泛的人们,期待人们能够从中获益、走向更好的生活。
即便现在书籍出版量大爆发,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需要毅力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工作。尤其是一边有研究工作,一边还愿意写大众科普书籍的作者,更值得我们钦佩。
总的来说,这真的是一场非常划算的买卖,我们花费一顿饭钱,就能买到别人多年的工作成果。
即便是小说,上面的道理也基本适用。小说的写作也不简单,我们可以仅花不到一张电影票的钱,就能在另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奇妙平行世界里遨游,这也是一笔极其划算的买卖。
原来金山银山就在身边
除了花费自己的真金白银购书以外,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座座金山银山等待我们去挖掘,那就是各省、市、区的图书馆。
常规的图书借阅,我想不必多提。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如果你喜欢看漫画,或者孩子正好到了要看绘本的年纪,那绝对是有福了。
漫画、绘本类图书,有一个令人头疼的点,便是「定价较高」和「阅读太快」之间的矛盾。漫画读起来真的令人很快乐,但是如果自己花大价钱买的没一会儿就读完了,心理上又难免会有落差。
而现在,很多图书馆里的漫画类藏书很多,尤其是少儿区域的建设,也很完善。如果你没有收藏漫画的需要,只是为了阅读,那么原本动辄上百元的漫画类图书,去图书馆借阅根本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阅读漫画的快乐。
除此之外,如果相比纸质书,你更喜欢电子书,那么一定不要忘记公立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尤其是深圳图书馆。
你仅需注册一个免费的深圳图书馆账号,就能享受到包括中国知网、京东读书、喜马拉雅听书等在内的电子图书馆,在深圳以外的任何地址都可以享受到这些图书资源。电脑、手机端都可以访问。
好好利用起来,绝对真香。
写在最后
最终,我们赚到的钱大概会流向三方面:消费、储蓄、投资。
消费是最常见的,长期来看也是最不重要的。尤其是当下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很多消费需要不过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而已。相比之下,投资往往是最不常见的,长期来看却是最重要的。
千万不要过度去抠投资在自己身上的金钱、时间、精力。只有让自己不断增值,才能更好地赚钱。当然,别忘了,书买来以后要真的读,才算是一笔有效投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