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必须的吗
从小到大,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在阅读后写读后感——
天知道我有多讨厌写学校要求的读后感!
作为一个扪心自问比较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人,依然完全不清楚学生时代那些所谓的读后感是要做什么。现在回想一下,所谓的读后感教育,可能有两个明显的缺陷:
- 被提读后感教育了,甚至可能自始至终都没有阅读相关的教育。
- 即使有,也很有可能存在要求两极化的问题。
- 要么模糊不清、由学生自己天马行空,最终导致学生不知所以然、胡写一通。
- 要么过于规范清楚、扭曲了阅读和写作的意义,最终导致学生流于形式,作品便是假大空或直接抄网上现有的作品。
是什么
那么,什么是读后感,我们需要它吗,需要的话又怎么写?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读后感」一词预设了「读后必须有感」的情况——事实上,读后并不一定要有感。很多作品因为文笔、经验、手法等原因,没有办法打动我们每一个人,阅读完没有感受简直太正常了。开始放弃对「必须有感」的执念,也即放弃了对自己的无端批评,我们便会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真正有感而发的事物更敏感。
为什么
以及,我们需要它吗。阅读和写作应该服务于「消化与应用知识」本身,如果读后感不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它?
如果你尝试了读后感写作后,仍然觉得它无助于你对知识的消化理解,那你不妨就放弃它,转而去寻找更有价值、更有效率的方式帮助自己。
如何写
最后,如何写,这问的是「用什么结构写」——三段式、总分总、原因结果分析……我认为,这又是一个读后感的误区。
事实上,我觉得更好的问法是「用什么文体写」。
有感而发的诗歌、继续发挥想象的小说续笔、就书中观点继续深入探讨的议论、重组全文结构的思维笔记、就核心论点展开辨析和探讨的随笔……
拘泥于结构本身,容易让我们流于表面,甚至根本不愿动笔。放弃结构,转而寻求自己想要的、因书而异的不同文体来表达,不是更好吗?
情至深处,不妨写诗。
爱书中人,不妨续写。
保留意见,不妨探讨。
不明结构,不妨导图。
论点有趣,不妨扩展。
……
还有一点,不止为何,我写作有一种「欲穷千里目」的冲动,想要穷尽我能想到的所有观点。反思之后,我认为想法和观点很多无可厚非,但想要「就在这层楼」表达完却不太必要,一篇作品道不尽是正常的。更好的办法是「再盖一层楼」——如果写完发现自己还有想要表达的,不妨再继续创作、不断为自己的思想之楼添砖加瓦。
值得提及的是,大陆语境下,我们往往过于强调对于积极、正面、美好事物的发现,却忽略了缺陷、错误、挫折往往才是通向前者的道路。就读后感而言,与其去无脑赞美书或文的作者写得有多好,不如试着多从反面去辨析作者哪里写得不够好、哪里可以继续改进,想必这对自己的写作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