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客家腌面想起:选择的自由 vs. 无选择的自由
一碗客家腌面
周末,广州天气清凉而不潮闷,明媚而不暴晒,正是四处闲逛的好时机。无论是走在公园的透亮春意里,还是穿梭在城市的热闹人群中,都是感受春天的好方式。
周日的我不想再面对屏幕了,扁平的屏幕纵然包含了世间万象,但终究不是立体可感的。
正是饭点,我独自走进了一家招牌写着客家腌面的小店,不大的店面里摆放着6、7张桌子,都坐满了正在朵颐的客人。
我坐在店里拐角处一个小小的通道里,同一张桌子上还摆放着一大筐红葱头,店员还没来得及处理。
我的左侧是小店的厨房,帘幕后面看得到三四个身影在忙碌。我的右侧是小店的后门,外面对着一排绿油油的常青树。
微风从通道里溜过,在店里打个转,和在帮客人点菜、上菜的店员撞个满怀,便从大门坦荡荡地出去了。
我的客家腌面和三及第汤端上来了,这家店可以更改面的种类和汤内蔬菜,我换成了从未听过的客家腌老鼠粄,一种细长、两端尖细的主食,和我最爱的苦瓜。
我刚想要充分地享受面前的这一顿美食,我却突然感觉到了两种想法在我的脑袋中涌现,并争夺我的控制权:
- 我想要娱乐,想要看视频,想要在吃饭的时候还能观赏有趣的视频,还有好多剧想看呢。
- 我想要全身心享受这顿美食,想要慢慢吃饭,而不是没有知觉、囫囵吞枣地吃完这顿饭。也是贯彻我 №33 写给热爱干饭的你:慢慢吃饭,好好生活 的理念。
一方面是感性上对「娱乐、放松、高强度刺激」的本能向往,一方面是理性上对「觉知、专注、投入」的高度认可和期待实践,这两种「选择」是冲突的,也让我产生了纠结和焦虑。
不要选择,反而自由
我的行动是:打开了iPhone里的「停用时间」功能,该功能会阻止我进入任何除电话和短信以外的 App ,类似于读书时期安卓手机上的「学霸模式」。
【图片】
我相当于抹除了一个选项。让我从「二选一」变成了「一选一」。既然玩手机不再可行,那我就只能好好吃饭了。
事实证明,那天我非常享受那一顿饭。初春的清凉,穿堂的微风,喜欢的食物,生活的气息,热闹的人烟,这些只有在不看手机的时候才会注意到。
在看手机时,注意力就像是定向聚焦一样,世界上只存在「我 - 手机」一对一的关系。
只有当目光从那一方屏幕中脱离开来,注意力才会播撒在周遭环境中,生活中四处流淌的细节才会浮现。正如我在 新的一年,好好走路 聊到的一样。
至此,你或许会想到:我想聊的话题是「自由」。
大部分语境下,自由是指「我们主观上有没有多种选择」,具体而言:
- 有选择的时候,我们感到自由。
- 无选择的时候,我们感到不自由。
但其实,有没有别的可能:
- 有选择的时候,我们感到不自由。
- 无选择的时候,我们反而感到自由。
一方面,选项太多的时候,「决策」本身就会消磨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反而让行动更难以发生。
试想一下,当我们想要买一件衣服,打开购物软件,数以千计的琳琅满目、各种牌子、各种款式的商品图霎时出现,这会不会给你很大的挑选压力?
即使你很喜欢挑选购物的过程,你会不会发现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挑选、筛选上,而让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被耽搁了?
另一方面,一日之内,我们的意志力总量是有限的,而任何一次选择都会消耗部分意志力。意志力下降至低水平后,我们可能会更容易感到疲惫、沮丧、情绪低落。
因此,思考午饭吃什么这种世纪难题,自然也会让我们消耗很多能量。这也是一天繁忙之后,晚上总是容易「网抑云」的原因吧。
商业上也有很多避免「人在不停选择」的设计,比如 SOP(标准工作流程),告诉了员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需要做什么。员工无需思考,只需要照做即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麻烦。
我们可以做什么
曾经的我很喜欢折腾各种软件、工具、产品,将手机、电脑的「效率工具」设计得非常复杂。
我在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中遨游,却发现自己迷失在了汪洋大海中。探索的过程固然有趣,但是行动却始终没有站稳脚跟、落地生根。
主动让生活减少选择,未尝不是一种选择。「给生活做减法」,或者我称之为「减少生活的摩擦」,即事先将一些选择做好,不让自己纠结或思量太久,反而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
- 晚饭吃什么:与其每天都在快餐/大餐/做饭/蹭饭中纠结,不如规定自己周一到周四必须在家做饭,周末再思考。
- 与其纠结每顿饭要看什么剧(或者要不要看剧),不如每次吃饭的时候把手机放在远处,根本就不看手机。
- 与其每天纠结要不要去运动,不如就规定自己每天吃饱饭后都要穿上运动服,下楼散步。
- ……
大家喜欢这种形式「故事引入 > 抽象模型和我的理解 > 具体有什么应用」吗?
欢迎你回复邮件,与我聊一聊。
那么,下次 2023-04-21 见 👋 。
桌沿
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