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中的自己
应自说自话 Weekly Review 的陆屿邀请,我上周六与他聊了接近两个小时,十分愉快的一次谈话。
其实,在每一次与他人相约,尤其是陌生人时,在见面前都会有强烈的内心抗拒和社恐逃避。但是,每当我坚持不放人家鸽子、顺利完成日程的时候,我又会很开心,很有收获。
这可能是一种较轻级别的「走出舒适圈」,当我们忍住了「走出」的那一下阵痛后,当我们拓展了自己的舒适圈边际后,我们便能收获一些自己未曾想到的快乐。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应该是不尽相同的两个人。如果让我单独去认识这个「别人眼中的自己」,我甚至有可能会觉得陌生。
在工作和合作场合,我觉得来自飞书团队的一个建议非常棒,那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用说明书,让单位内其他人能够快速了解自己的基本信息、职能、偏好等信息。用文字记录自己,并供他人阅读,能够避免反复、低效、谨慎的沟通,加速团队的合作效率。
我自己也创作了一份我的个人使用说明书,因为涉及一些隐私信息,仅面向我的合作伙伴(合作方)公开。
不仅如此,我也开始意识到:当别人(也就是读者朋友们你们)透过我的作品来认识我的时候,他们所看到、所了解、所喜恶的必然只是一个「部分的我」「侧面的我」。
这与「我眼中的自己」必定有所出入,我的思想、我的喜恶、我的价值观等等一切,都无法通过短短的十期 Newsletter 言述清楚。
不过,一方面,我没有必要将我的全部自我通过写作来表达,我只需要让对我而言很重要的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好了;另一方面,作品也不可能言述清楚一个人,每个作品都有其特定的目的。
陆屿目前在美留学,他与我分享了有关美国的人文环境和奇闻轶事,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美国比较注重社区(community)文化。
在国内,陌生人之间迎面相遇,我们已经习惯了面无表情的擦肩而过。然而,他所在的社区,每个人之间迎面走过,无论是否相熟相知,都是会打招呼问候的。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我与家人一同去攀爬西岩山,即将攀至山顶的时候,遇到了已经在下山的另一家人。他们会与每一位擦肩而过的登山者问候「新年好」。
我的内心深处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温暖、很棒的事情,但是因为我未曾体验过这种「陌生人间的问候」,我十分地措手不及,还以为他们在遇我身后的其他人打招呼。这反映了一种友好文化的缺位,或是项飙老师所说的「附近的消失」,至少在国内的城市中非常普遍。
我开始反思,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周围的环境重新孕育出这种文化,却发觉这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文化意味着一种公共的普遍认知,非能一人所为。
当然,无论之于自己,还是之于社群,努力成为一名友善、亲切的人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