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突然发现院线有上映《窗外是蓝星》,一部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使用8K超高清摄影机创作拍摄的纪录片。

我非常想看这部影片,但是它已经快上映一个月,即便身处广州市区,附近电影院给这部片的排期也非常拮据,大部分电影院只保留了一个早场。
最后我们决定坐地铁去几公里外一个比较老的电影院观看。整场电影只有十几个人观看,除了我们两人以外,其他全部都是父母带着孩子过来观影。这部片确实不失为一个非常优良的对孩子工作观、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育。

《窗外是蓝星》虽然并未有明显的故事脉络,没有戏剧化的冲突,没有高潮迭起的剧情,有的只是看似简单的、按部就班的各项航天任务。
导演很聪明,让女航天员王亚平作为旁白音,让观者感觉温柔亲切,更容易沉浸到这冷冰冰的航天任务中。全片从神舟十三号发射与空间站接轨讲起,用大量新闻里没有提及的细节,展现了三位航天员六个月在中国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

即便只是为了这些有趣的细节,比如航天员如何在太空理发、航天员如何在春节和家人视频连线、如何穿着航天服出舱作业,看这部影片都很值得。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非常喜欢科幻小说。从《三体》开始,我震撼于原来人类所处的蓝色星球之外,有如此广袤尺度的深邃世界。
现在我们每天面临的所有烦恼,无论在我们当下看来有多苦恼,在宇宙尺度下都显得微不足道。
因此,当王亚平在影片末尾讲出「人类终将星际远航」的时候,明明知道这可能是几百年之后才会实现的目标,我还是会起鸡皮疙瘩,当有人仰头看向星空,怀揣着远超现实鸡零狗碎的梦想时,一切生活的繁重似乎都变得轻巧起来了。

如果对宇航员的培养经历感兴趣,我还有一本漫画推荐。
前段时间,我在中山图书馆借到了一本《我是如何上天的 : 宇航员托马养成记》,本书以漫画形式科普了法国宇航员是如何培养出来并成功完成任务的。
这本大大的绘本非常轻松幽默,展现了大量的细节,让人感慨「上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愿你享受观看《窗外是蓝星》,享受阅读《我是如何上天的 : 宇航员托马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