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信息、暴饮暴食、数字花园

我想接续上周的内容,继续聊一聊有关信息、媒介和互联网相关的话题。

上周的叙述中,受限于篇幅,我只粗略地复述了一下书中的部分论述。媒介所承载的信息,是当下远比媒介本身更受关注的话题。然而,想要更好地理解信息,就不得不从媒介开始。

一个绝妙的比喻

本周,我在 flomo 创始人少楠的产品沉思录2020年精选集(可免费下载)里发现了来自 Defetter 的有关信息的绝妙比喻:

信息成瘾有点像食物。饮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处理信息也是如此。你无法避免,但如果你和它们的关系不好,它们可能会毁了你。 在许多方面,信息比食物更危险。
饮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你必须步行到厨房、点菜或购物。获取信息则毫不费力——附近总是有一个屏幕。
过度饮食还有明显的身体后果:你会立即感到恶心。从长远来看,你还会变得肥胖。信息虽然会让你的头脑一片混乱,但这更容易被忽视,甚至在一个以之为常态的社会中被接受。

接下来,我们不妨结合这个比喻,再来理解一下波兹曼笔下的「媒介」。

媒介是指技术的载体,来看两个例子:

  • 「手机」是一种媒介,承载着所有与手机相关的通讯、代码、芯片等技术。
  • 「信息的呈现形式」是一种媒介,比如 feed 流、书籍、网站等,承载着所有其所想要表达的信息筛选的技术,如算法推荐、作者撰写、编辑精选等。

为什么波兹曼强调「媒介即隐喻」?

我们不妨来关注两种常见的互联网媒介:「feed 流」与「编辑精选」。

  • 别被唬住了,「feed 流」只是一个互联网术语,指的是类似抖音、微博这种「刷不完」的信息流形式。只要你想,你就可以一直获得「新的信息」。
  • 「编辑精选」指的是有编辑来专门筛选信息,我们通常只会看到由编辑精选出来的信息。这多见于传统媒介,比如杂志、报刊等。当然,互联网时代也依然有人坚守这种形式,比如少数派机核网等网站。虽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翻页来不断获得信息,但这往往只是「旧的信息」。

如果拿饮食方式对比一下,「feed 流」像是你坐拥一个存有琳琅满目的食物的巨型冰箱,每天无限供货,你只需轻轻伸手就能拿到新的食物来吃。相比之下,「编辑精选」则像是有专门的营养师为你挑选了一定量的食物,每天限量限时供应,想要再吃也没有了。

你看出来了吗?如果信息是食物,「feed 流」暗含着希望你暴饮暴食的目的,而「编辑精选」则更倾向于让你节制饮食。这就是这两种媒介所具有的不同隐喻。

注意,「feed 流」并非一无是处,它正因为契合人性中「贪婪」和「暴食」,而更能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同样地,也正因为其鼓励更大众、更简单、更直观的创作形式,其能让更多普通人获得互联网发展的红利、让更多民间的生活经验得以传播。

信息的质量、彼此关联和筛选

《娱乐至死》里强调的「电视媒介承载的信息」应该主要有 2 个问题:

  • 过度娱乐化(反面是严肃公众话语的展开,以及个体利用信息终身成长)。
  • 过度碎片化(反面是人类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以及个体知识网络的系统性建构)。

波兹曼作书的年代,互联网方兴未艾,信息爆炸尚未降临人间。随着时代发展,电视媒介逐渐转向互联网媒介后,「互联网媒介承载的信息」除了前述两个问题,应该还有第三个:

  • 过量(反面是适量的、有目的、有价值的信息在个体、组织与社会层面的合理利用)。

如果将上述三个问题视为三个拳头👊,那么:

  • 「过度娱乐化」重击了「信息的质量」。
  • 「过度碎片化」重击了「不同信息间的彼此关联」。
  • 「过量」重击了「高质量信息的筛选」。

为什么书籍仍然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最高质量的信息源?正因为「以书籍为媒介的信息」在前述三个问题上大多显得极为克制。

而如果我们继续将信息与食物类比的话:

  • 我们不会希望食物是「过度娱乐化」的:都是小吃和零食,没有正餐。
  • 我们不会希望食物是「过度碎片化」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进食。
  • 我们不会希望食物是「过量」的:如果你曾经吃撑过,你肯定会理解那种腹胀的痛苦。

关键是,在互联网出现以后,这三拳从不是独立出现的,它们往往以组合拳的形式给予我们的注意力、知识网络、理性话语、成长能力等以重创。

但这并不是结局,我们不可能扭转技术对人类整体的影响,但我们仍然有能力能够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有很多方法,同上一期一样,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了。

信息的数字花园

一个很重要的消化知识的方法是「Create before consume」,创作先于消费。这里的创作主要是指写作,消费主要是指吸收信息。

写作从来都不是创作者的专利,相反,写作应该是每一个人用来强化思想的武器。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便说道:「写作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思考发生的媒介」。

所谓买书、买课不过是在获得了财产上的所有权,而非智力上的所有权。若非通过某种方法内化知识,我们便只会与真正的理解知识擦肩而过罢了。

我们借由写作来将外部知识内化于自己的大脑中,不过这部分内容会比较繁杂庞大,值得另起一文叙述,我应该会在后续的 Newsletter 中继续分享我的思考和方法论,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少楠将其产品沉思录(此链接为 Notion 版)形容为「一座信息的数字花园」,将自己形容为「园丁」。我本来并不理解这个比喻,觉得蛮奇怪的。在阅读了他的说明之后,我开始理解了:

  • 花园是一种由人工设计、栽培和管理的园林景观,具有极大的观赏性。
  • 花园内所有的景观都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小生态系统。
  • 无论你从花园的哪一部分开始欣赏,你都会在精神上得到养分并因此获得力量。

「建立信息的数字花园」显然是「Create before consume」的更优美说法。通过建立信息分类库,并结合自己的输出,知识将会更加根深蒂固于创造者的脑海。

同时,仔细想想,如果信息是花园景观的最小单位,那么这些信息必将以美观性、系统性、精神反哺性等特性构筑起来。建立花园着实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却又十分值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搭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信息数字花园——用人话说就是,管理好自己的信息源(尤其是与娱乐相关的信息源),克制地收取信息,并系统地组织所有信息,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事实上,我已经开始着手构建我自己的信息数字花园了。在这个花园里,既有外来的景观「他人的作品:书籍、文章、视频、音频……」,也有我自己手工制作的景观「我的作品:文章、Newsletter……」,它们围绕着不同的主题构建起来,彼此间相互关联。目前仍处于施工阶段,如果建设到达一定阶段,将会向你开放。


本站由 @deskside 使用 Stellar 主题创建。
This site is created with love by @deskside , powered by Hexo theme Stellar.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All articles,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are in CC BY-NC-SA 4.0 license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when reproduced.
由于中国大陆网络政策的限制,部分图片可能无法顺利显示。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Chinese mainland’s network policy, some pictures may not be displayed smoo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