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次心理咨询后,我的8点想法
我很喜欢心理咨询。
自2022年12月28日起,我按照大约每周一次的频率,参与心理咨询。至今已参加8次。于我而言,我感觉到我的心理咨询是有效的,我能感觉到自我的逐渐开放,我很喜欢与老师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正好趁着写作 Newsletter,梳理一下自己自己的心得体会。
读前提示:不是任何人都适用于我的情况,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都不尽相同,我也并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此分享的心得与体会可能充满了主观性,仅供参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种「主观性」,构成了我们每一个独立的个体。
开始之前
付费还是免费
心理咨询,价格一定是绕不开的首要话题。
很多鼓励大家去心理咨询的文章会对价格避而不谈,但价格可能才是阻碍大众参加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因。
市面上的心理咨询的确价格不菲,而且我们很难像大众点评上的餐馆评分一样,获悉对某位咨询师的具体评价。因此,
我想,最重要的是:价格会对我们心理上感受到的咨询效果有所影响。
如果费用高昂,那我们很可能会纠结于性价比的问题——这次心理咨询怎么好像没什么效果?我怎么没什么感觉?这个咨询师靠谱吗?我会不会亏了?
这些关于价格的考虑无可厚非。我们并非亿万富豪,赚钱不易,这种思量不无道理。不过对性价比的考量有可能会喧宾夺主,给我们与咨询师探讨的议题蒙上了疑虑的面纱。
从理性的角度劝导自己:心理咨询并非即用即好的灵丹妙药,我所理解的心理咨询,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来让效果浮现。每一次与咨询师沟通的过程和结果,都会像流水一般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就我而言,我比较幸运。我参加的是单位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签约的心理咨询,因此不必为心理咨询付费。这算是一个非常大的福利了。
如果你是在校学生,可以考虑前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不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可能存在保密不严的问题,心理咨询师有可能未经许可,将学生的心思和隐私直接告诉家长和老师。这种情况需要学生自行斟酌。
其他渠道,你可以考虑医院挂号、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公益项目等方式。
心理咨询,线上还是线下
一个暴论:线上心理咨询有效,但远不如面对面。
受疫情封控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支持线下咨询。因此,到目前为止的8次心理咨询中,前7次都是通过腾讯会议与咨询师沟通。而我认为「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一次,恰恰发生在面对面的第8次。
我非常认可和喜爱面对面对谈的价值,无论是和家人朋友聊天、和同事沟通,还是和咨询师探讨,我都认为线下面对面是无可替代的。
面对面的奥秘之处在于:无数的细节能被观察到。
一个热知识:我们的双眼是采集细节的超级镜头。光是扫一眼,我们就能捕捉到环境中的无数细节。
在心理咨询中,情绪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心理咨询师需要观察我们的神情、举止和微表情,进而引导我们去关注和探讨更核心、更深入的议题。我们也同样需要这些来构筑一个安心的沟通环境。
但线上视频会让很多细节变得模糊或看不到。两人的沟通依然存在,只是很多细节丢失了。这样子,效果必然打折扣。
因此,如有可能,请尽量选择面对面的心理咨询。
一个陌生又安全的人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很「奇怪」的人。
一个遥远又熟悉、陌生又安全的人。
在面对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我们需要「掏心掏肺」。那些可能甚至都不会和最亲密的人说的话,我们却需要和他或她说。
(如果运气好,能够遇到与自己的气质和性格匹配的咨询师,沟通会顺畅很多。如果没遇到,也可以大胆提出更换,经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应该都会理解并配合。)
你和心理咨询师一定是萍水相逢,你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个人。你却要在第一次、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就讲出这么隐私的话语。
这是有难度的,但其实也是简单的。
正是因为他或她是遥远的,我们不会感觉利益牵连,才能放心说出来。说得越多,熟悉感越强。
正是因为他或她是陌生的,我们信赖的其能力、缘分和证书。同时,我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幽静的咨询室),也需要安全的氛围(不受指责、没有他人),还需要安全的对象(不会随意泄密的人)。
这是心理咨询给我的奇妙的感觉。
聊天之中
一定会感到不舒服
就像「打破舒适圈」一样,向内探索、打破「舒适的思维模式」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有不舒服感。
我们都有惯常的思维模式:「一发生……我就这么想……并这么做……」。这些往往是隐而不知的观念在作祟,让我们感到痛苦,或情绪的起起伏伏。
问题就在于:这些观念让我们痛苦,但也让我们感到舒服。
太过于习惯成自然的观念,就像是一个稳定运行多年的自动化机器。即使机器效率低、嘎吱嘎吱响(换言之:让我们感到痛苦),但是能够运行。
相比之下,拆掉它、重新尝试建立新的机器(换言之:让我们感觉良好),是一个费神又费力的事情。人是高度依赖熟悉感的生物,向外打破舒适圈有多难,向内打破惯常的思维模式只会更难。
但恰恰是这种不舒服,能够最终帮助我们构筑新的思维模式,打破以前的行为模式,并且去试着探索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正在或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强烈建议你在咨询时专注于沟通、不要拿纸笔,但是在每次结束后,记录一下日志。我们的记忆并不靠谱,所有在咨询途中让我们感到不适或有所进步的细节都可以记录一下来。
抱抱自己
在和心理咨询师聊到童年的自己时,老师带着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动作。
用双手轻轻环抱住自己,左手放在右臂,右手放在左臂。然后,轻轻地用手拍拍自己。
我们可以想象现在是「童年的自己」,也可以就做「自己」。在任何感到不安的、孤独的、恐惧的时刻,我们都可以试着做一下这个动作。
无论如何,抱抱自己,给自己一点肢体上的互动和宽慰,并告诉自己——
你可以去表达,你值得被听见
这句话在老师温柔地说出来时,是很触动我的。
我总是将自己藏得很深(恋人、家人和朋友都看不出来),我将最深处的自己埋藏在心底,从不与人分享。
即使我经常会写东西,也有很多朋友关注着我。但我从未意识到「表达与被听见」是一件值得的事。
对于心思敏感的人来说,自己往往正是被自己所「嫌弃」的人。自己的心声也因此被藏匿在深处。直到有人告诉自己这句话,我才醒悟过来。
无论你是谁,身在何方,有何经历,都一样:你可以去表达,也值得被听见。
你不必像我一样选择公开写作的方式,寻找一个让你感到安全和亲近的人也很好,哪怕只是写成自己的日记,也很不错。只要让你觉得舒适和安全的表达,都很棒。
聊天之后
不需要勇气,只需要行动
感到不舒服怎么办?
(注:不是疾病或身体上的不舒服,而是心理上感到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有点像是有人让我们自己举着聚光灯,照亮自己的内心至深处,那些我们刻意隐藏或逃避的角落。
我在经历的时候,感到了一种「被迫」和「羞耻」的感觉,我也将这种感觉拿出来与老师分享和探讨。同时,老师也提示我,如果我感到节奏太快、想要暂缓这个探讨,也没问题,直接告诉她就好了。
但我「毅然决然」选择了继续,我觉得既然都已经坐在这里,我又感到安全,那不妨就把自己剖开来,观察一下那些连我自己都不熟悉的内心深处。
这一点启发,来自于炜晨的 Newsletter。我也拿出来和咨询师探讨,她也非常认可。那就是——
我们不需要勇气,只需要行动。
过往的我,做事之前总是在酝酿勇气,等着「勇气积蓄」。我总是想着,我要等待某个时机、积累足够的勇气、学习足够多的方法,才能去做某件事。
可事实上,就像我们不存在游戏中的「血条」一样,我们也不存在一个「勇气值」,没有充值方式,也没有攻略指南。
我们不需要勇气,想做的事,直接去做就好了。
同样,我们也不需要一个完整的方法论或体系才能行动。只要行动起来,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方法。
将探照灯打向珍珠故事,构筑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我之前和老师的叙述中,我所陈述的「有关我自己的故事」,描绘出了一个容易有负面情绪、小心翼翼、脆弱不安、一无所成的人。
而在最近一次咨询中,机缘巧合下,我讲述了初一通过背文章的方式学习英语「逆天改命」的经历后。老师在等我讲完后,告诉我我刚刚整个人的神情和姿态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我整个人在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是「放光」的、自信的。
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我又努力想到了另外两个可以被我归类为「逆天改命」的经历:高一参加辩论赛前自己去誊写古文,让自己静下心来;以及2020年成功瘦下来,并爱上健身。
听完之后,老师表达了非常大的夸奖,并且表示她一般不会夸奖来访者,以避免来访者产生错误的情绪导向。她非常欣赏和赞同我在这三件故事中,所做的行动——能够促使改变发生并持续。
紧接着,聊到了视角问题,老师说我之前的关注点总是自己过往一些负面的经历,并让我试想一下:
如果单独把我今天给她讲的这3个故事拎出来向别人介绍我,那别人对我的了解和评价会是如何呢?
这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三个故事,如果不是老师今天在不停地提问、不停地让我探索,我可能都很难想起来。这三个故事就像是放在角落被尘封的三颗珍珠。
结语
10天之约恍惚便过,直到昨晚我才如梦初醒DDL的到来。本来以为时间紧,只能写出1000字左右,最后发现想说的很多,删删减减还是有3000字。中间可能有很多细节未及详叙,请见谅。
在中国,心理咨询早已褪去了神秘面纱。但真正愿意尝试或参与的人,和国民数量依然不成比例。我很鼓励你在经济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心理咨询。
不过退一步讲,其实我们也并不需要参加心理咨询才能找到人生的破局之路。我们依然有很多途径可以打开心路,探索人生。篇幅有限,后续再论。
希望你能喜欢今天的文章。下次见面是3月31日,祝好!
桌沿
2023年3月21日